小程序无论是开发工具、设计规范、API设计,无不散发出一种“大道至简”的气息。只需从官方下载一个开发工具即可立即开始开发小程序,没有复杂的安装环境,没有复杂的目录结构,也没有复杂的打包、部署流程。小程序很多近似死板的规范无疑让开发者减少了很多工作量(不给你选择,自然简单)。关于对于开发者的约束,这个仁者见仁、智者见智,有人喜欢它的简单,也有人憎恨它的“不自由”。
小程序从2016年9月22日公布后,在短短的3个月中连续更新了8个版本。更新速度非常快。但在2017年1月9日正式开放后,版本迭代速度逐步放慢下来。预计正式上线后,小程序的接口会逐步趋于稳定。
小程序目前还处于极为早期的发展阶段,但其主要的框架、API都已成型,并不影响我们学习。
本以为小程序确实就像张小龙所说的,只适合去做用完即走的服务。但事实是,各种类型的应用五花八门,早已超出了公测时大家都普遍认为的小程序只适合做低频类的应用(内容型应用是内侧时普遍认为最不适合做成小程序的一类应用),甚至腾讯官方直接首发了一款体验非常不错的腾讯视频小程序(这是哪门子的用完即走?)。
所以,只有你不敢做,没有你不能做(游戏类小程序目前是不能做的,直播类的有待商榷)。官方所谓的“用完即走”只是一个建议,并不是约束。但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,能不能做和合不合适做是两个概念,这取决于小程序版本的各类应用相比原生App到底有哪些优势。可能是成本上有优势,可能是推广上有优势,也可能是同微信原生功能结合有优势,这需要开发者均衡考虑。